admin_ops
手工皂失敗急救指南:為什麼有白粉/鬆糕/黃斑?3大常見問題與補救教學
手工皂失敗急救指南:為什麼有白粉/鬆糕/黃斑?3大常見問題與補救教學
辛苦做的皂失敗了?別急著丟掉!
手工皂製作雖然療癒,但有時也像一場化學實驗。打開保溫箱的那一刻,迎接您的可能不是完美的成品,而是佈滿白粉的表面、奇怪的黃斑,或是切開後碎成一地的「鬆糕」。
別擔心,這些都是資深皂師必經的修練之路。本篇將解析手工皂最常見的 3 大問題 (白粉、鬆糕、黃斑),告訴您發生的原因、如何預防,以及最重要的——還能不能救?
1. 表面像發霉?那是「白粉 (Soda Ash)」
症狀: 脫模後發現皂的表面覆蓋了一層白色的粉末,摸起來粗粗的,看起來很像發霉,但刮掉後裡面又是正常的。
成因: 這是皂液表面的鹼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結合,產生了「碳酸鈉」。通常發生在保溫不足、濕度太高或水量太多的時候。
影響: 僅影響外觀美感,完全不影響洗感與安全性。
補救方法:
蒸氣法: 利用掛燙機或沸水的蒸氣燻一下皂體表面,白粉會因受潮而消失(變透明)。
水洗法: 戴上手套,將皂體快速沖水搓洗一下,晾乾即可。
修皂法: 用修皂器直接把表層削掉。
如何預防: 入模後噴一層 95% 酒精,或是蓋上保鮮膜隔絕空氣,並做好保溫。
2. 像蛋糕一樣碎掉?那是「鬆糕」
症狀: 切皂時發現皂體質地不均勻,一切…
閱讀更多
about 手工皂失敗急救指南:為什麼有白粉/鬆糕/黃斑?3大常見問題與補救教學
【新手教學】第一次做手工皂就上手:冷製皂(CP)標準製作流程 SOP (含工具清單)
【新手教學】第一次做手工皂就上手:冷製皂(CP)標準製作流程 SOP (含工具清單)
從零開始:打造您的第一塊冷製手工皂
有了完美的配方,接下來就是見證化學奇蹟的時刻了!「冷製法 (Cold Process, CP)」是目前最主流的手工皂製作方式。它利用油脂與氫氧化鈉在低溫(約 40°C~50°C)下進行皂化反應,能最大程度保留植物油中的甘油與營養成分,洗感遠勝市售肥皂。
雖然聽起來很專業,但只要遵循標準 SOP,其實一點都不難。請準備好您的工具,我們開始吧!
第一階段:事前準備 (Preparation)
1. 必備工具清單
不鏽鋼鍋: 用來盛裝油脂與皂液(鋁鍋絕對禁止,會被強鹼腐蝕)。
耐熱量杯/PP杯: 用來溶解氫氧化鈉(需耐高溫 100°C 以上)。
電子秤: 精準度建議到 0.1g 或 1g。
溫度計 x 2: 一支量油溫,一支量鹼水溫。
電動攪拌棒 (均質機): 打皂神器,能大幅縮短攪拌時間(手打也可以,但會很累)。
橡皮刮刀、模具: 吐司模或造型矽膠模。
安全裝備: 護目鏡、口罩、橡膠手套(氫氧化鈉具強腐蝕性,請務必全副武裝)。
2. 取得配方數據
還沒有配方?請先開啟 2026 手工皂配方計算機,輸入您想做的油脂重量,記下系統算出的 「NaOH 重量」 與 「建議水量」。
第二階段:製作流程 7 步驟
Step 1:製作鹼水 (Lye Sol…
閱讀更多
about 【新手教學】第一次做手工皂就上手:冷製皂(CP)標準製作流程 SOP (含工具清單)
【新手配方】3 款手工皂黃金比例公開:馬賽皂、家事皂與經典 321 配方(附計算教學)
【新手配方】3 款手工皂黃金比例公開:馬賽皂、家事皂與經典 321 配方(附計算教學)
有了計算機,卻不知道油品比例怎麼抓?
對於剛踏入手工皂坑的新手來說,最困難的不是打皂,而是「設計配方」。油脂種類這麼多,到底椰子油要加多少?橄欖油又要加多少?
別擔心,手工皂的歷史已有數百年,前人已經為我們實驗出許多「黃金比例」。本篇精選 3 款最經典、失敗率最低的入門配方,涵蓋了從洗臉、沐浴到洗碗的需求。您只需要將這些比例輸入我們的線上計算機,就能算出適合您模具大小的精準重量!
1. 滋潤之王:72% 馬賽皂 (Marseille Soap)
源自法國的經典配方,以極高比例的橄欖油著稱。洗感非常溫和、滋潤,適合乾性肌膚、敏感肌或嬰幼兒使用。
適合膚質: 乾性 / 敏感 / 嬰兒
黃金比例:
橄欖油:72% (主角,提供極致滋潤)
椰子油:18% (提供基本起泡力)
棕櫚油:10% (增加硬度,避免太軟爛)
製作小提醒: 由於橄欖油比例很高,這款皂 Trace (濃稠) 的速度會非常慢,可能需要攪拌 30~40 分鐘以上。此外,成皂偏軟,建議晾皂期拉長至 6~8 週。
2. 去油神器:70% 椰油家事皂 (Household Soap)
家裡的碗盤油膩膩?衣服領口洗不乾淨?這款以椰子油為主的家事皂,擁有強大的清潔力與起泡力,是主婦們的最愛。
適合…
閱讀更多
about 【新手配方】3 款手工皂黃金比例公開:馬賽皂、家事皂與經典 321 配方(附計算教學)
【手工皂基礎】油脂特性與脂肪酸全解析:決定肥皂硬度、起泡力與洗感的關鍵秘密
【手工皂基礎】油脂特性與脂肪酸全解析:決定肥皂硬度、起泡力與洗感的關鍵秘密
手工皂基礎:油脂特性與脂肪酸全解析
做手工皂時,您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我的皂洗起來很乾澀?」、「為什麼有些皂硬得像石頭,有些卻軟爛如泥?」其實,這一切的答案都藏在油脂的「脂肪酸 (Fatty Acids)」 裡。
許多新手在設計配方時,往往只關注 INS 值 (硬度),但真正的專業皂師看的是脂肪酸的組成。了解脂肪酸,您就能預測這塊皂的洗感、起泡度以及耐用度。
決定手工皂命運的 5 大脂肪酸
每一種植物油都是由不同比例的脂肪酸所組成。以下是影響手工皂特性的五大關鍵角色:
1. 月桂酸 (Lauric Acid) —— 起泡與清潔的王者
代表油品: 椰子油、棕櫚核仁油。
特性: 月桂酸是製作手工皂不可或缺的成分。它能帶來極佳的起泡力與強大的清潔力,同時也能提供很高的硬度。
注意: 雖然泡泡多很迷人,但月桂酸比例過高 (建議控制在 20% 以下) 容易過度清潔,導致皮膚乾澀、緊繃。
2. 硬脂酸 (Stearic Acid) & 棕櫚酸 (Palmitic Acid) —— 硬度與耐用度
代表油品: 棕櫚油、乳油木果脂、可可脂、動物脂 (牛油/豬油)。
特性: 這兩者主要功能是**「撐起肥皂的骨架」**。它們能讓肥皂質地堅硬、不易溶化變形(耐洗),並能讓泡沫比較持久穩定…
閱讀更多
about 【手工皂基礎】油脂特性與脂肪酸全解析:決定肥皂硬度、起泡力與洗感的關鍵秘密
【2026最新版】免費線上手工皂配方計算機:精準NaOH計算、INS預測與五力分析雷達圖(支援PDF下載)
【2026最新版】免費線上手工皂配方計算機:精準NaOH計算、INS預測與五力分析雷達圖(支援PDF下載)
【2026最新版】免費線上手工皂配方計算機:精準NaOH計算、INS預測與五力分析雷達圖(支援PDF下載)
為什麼你需要更聰明的計算工具? 對於每一位手工皂創作者來說,設計一款完美的配方往往是最耗時的步驟。從查閱油脂皂化價 (SAP)、計算氫氧化鈉 (NaOH) 用量,到拿捏水折數與超脂 (Superfatting) 比例,一個小數點的誤差都可能導致做皂失敗。
雖然市面上有許多試算表,但操作複雜且難以直觀預測成品洗感。為此,我們開發了 「2026 最新版 - 專業手工皂配方計算機」,這不僅是一個計算工具,更是您的私人配方分析師!
這款計算機強大在哪裡?四大核心功能解析
1. 視覺化「五力分析雷達圖」,洗感一目瞭然 不用再憑感覺盲測了!當您輸入油品重量時,系統會即時分析並繪製出「五角雷達圖」,精準預測成皂後的五大特性:
清潔力 (Cleansing)
起泡度 (Bubbly)
硬度 (Hardness)
穩定度 (Stable)
保濕度 (Conditioning)
這能幫助您在打皂前就調整好配方,例如:想做「滋潤母乳皂」,就看保濕度數值是否足夠;想做「強力家事皂」,就檢查清潔力是否達標。
2. 支援「精油 & 添加物」重量計算 許多舊式計算機忽略了添加物(粉類、精油)的…
閱讀更多
about 【2026最新版】免費線上手工皂配方計算機:精準NaOH計算、INS預測與五力分析雷達圖(支援PDF下載)
手工皂業者必看!化粧品廣告法規紅線:避開「虛偽誇大」與「醫療效能」的關鍵解析
手工皂業者必看!化粧品廣告法規紅線:避開「虛偽誇大」與「醫療效能」的關鍵解析
手工皂業者必看!台灣化粧品法規紅線:廣告宣傳與標示的「虛偽誇大」與「療效」誤區解析
🎯 前言:為什麼手工皂業者必須懂法規?
行業痛點: 許多手工皂業者憑藉著對產品的熱忱,容易在宣傳時誤觸法規雷區,將「滋潤」描述成「修復」或將「潔淨」描述成「治療」。
後果警示: 依據《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一旦廣告宣傳涉及虛偽、誇大或醫療效能,將面臨高額罰鍰(最低新臺幣 4 萬元起,最高可達 500 萬元)。
專業呼籲: 本文將依據《化粧品標示宣傳廣告涉及虛偽誇大或醫療效能認定準則》,為您釐清界線,幫助您在合法範圍內,展現手工皂的真實價值。
🔍 核心定義:釐清「化粧品」的功能範圍
法規依據: 依據《化粧品衛生安全管理法》第三條明定,化粧品是指施於人體外部、牙齒或口腔黏膜,用以潤澤髮膚、刺激嗅覺、改善體味、修飾容貌或清潔身體之製劑。
功能範圍: 手工皂屬於化粧品管理範疇,其宣傳效能只能在此範圍內。化粧品不可能達到整型外科之效果,也不具有藥品療效。
🛑 法規紅線:廣告宣傳兩大誤區(虛偽誇大 vs. 醫療效能)
誤區一:涉及虛偽或誇大(罰鍰:4萬至20萬)
當宣傳內容與事實不符、無證據或證據不足以佐…
閱讀更多
about 手工皂業者必看!化粧品廣告法規紅線:避開「虛偽誇大」與「醫療效能」的關鍵解析
模具怎麼選?矽膠模、木模還是PVC管?手工皂模具完全解析
模具怎麼選?矽膠模、木模還是PVC管?手工皂模具完全解析
製作手工皂時,選對模具會讓成品更好脫模、質感大增,也便利設計多種創意造型。常見矽膠模、木模、PVC管模各有適合場景與優缺點。本文一文解析各主流模具特性與選購建議,幫你挑對適合自己的製皂利器。
一、矽膠模:造型多變、極易脫模的萬用選擇
優點:
脫模極為方便,彈性佳,適合新手與進階者。
現有的矽膠模選擇超多(單孔、連模、各種花形、創意造型)。
不怕摔,耐熱性佳,可冷製、熱製通用。
易於清洗、耐用,不易沾皂。
缺點:
較薄的矽膠模遇皂膨脹易變形,厚型更耐用但價格較高。
大型土司模建議外加木框承托,防止脹開。
適合情境:
新手入門、兒童親子DIY、多造型設計、藝術皂/單顆皂。
二、木模(土司模):經典實用的傳統選擇
優點:
堅固耐用,適合大量製作、直條狀或長條分切皂。
能良好保溫,幫助皂化過程均勻。
成本中等,可以客製尺寸。
缺點:
需搭配防沾襯(烘焙紙/保鮮膜),否則難脫模且易吸味。
比較重且需定期清潔防黴。
脫模需等皂體完全凝固,否則不易取出且易損表面。
適合情境:
大批量製作、直條切塊皂、需要保溫效果配方。
三、PVC管(圓管/塑膠管):造型特殊…
閱讀更多
about 模具怎麼選?矽膠模、木模還是PVC管?手工皂模具完全解析
手工皂檢驗全攻略|常見檢驗項目意義、報告標準完全解析
手工皂檢驗全攻略|常見檢驗項目意義、報告標準完全解析
想讓自製或購買的手工皂用得安心,「檢驗報告」是品質安全最強後盾。本文系統梳理手工皂必檢項目(如pH值、游離鹼、重金屬、微生物等)的含義、合格門檻與實務重點,協助你挑選合格手工皂產品或建立品牌信任感。
一、手工皂為什麼要檢驗?
手工皂因主打天然健康,不僅配方嚴選,還需通過各項專業檢驗,保證不殘留有害物。合格檢驗是消費者用得安心、品牌建立信賴的關鍵,也是符合法規販售與推廣的前提。
二、手工皂常見檢驗項目與意義
檢驗項目
目的/意義
合格範圍
pH值
判斷皂品溫和與否,適合肌膚酸鹼值
9~11(不刺激)
游離鹼
檢查殘留強鹼,避免刺激皮膚
≤ 0.2%
生菌數
確認無細菌、黴菌污染,降低感染風險
無檢出或極低值
重金屬
確保無鉛、砷、汞、鎘等毒害殘留
無檢出
塑化劑
確認油脂、香精無塑化劑殘留
無檢出
防腐劑
判斷是否額外添加非天然防腐劑
無檢出
甲醛
確保香精、加工原料無毒性殘留
無檢出
補充說明:
台灣主要參考 SGS、CNS 3901/549、ISO 等國際/國內標準。
某些特殊產品(嬰幼兒、敏感膚質、出口產品)可依需求增加檢驗項目。
三、檢驗合…
閱讀更多
about 手工皂檢驗全攻略|常見檢驗項目意義、報告標準完全解析
天然色粉、礦泥粉與植物粉:手工皂安全染色法
天然色粉、礦泥粉與植物粉:手工皂安全染色法
天然手工皂的染色方式多元,安全無毒的天然色粉、礦泥粉與植物粉是最受歡迎的選項。本文介紹各類天然染色原料的特色、優缺點與使用建議,協助你創作色彩繽紛又安心的手工皂。
一、天然色粉的種類與特色
1. 植物粉(草本粉末)
常見如抹茶粉、紅麴粉、薑黃粉、竹炭粉、玫瑰花粉等。來源天然,色澤柔和,可同時提供微量護膚成分。
優點:食品等級、可分解、保養效果佳。
缺點:部分顏色光/鹼不穩定,易褪色或改變色相。
2. 礦泥粉、礦物泥
如法國綠礦泥、粉紅礦泥、高嶺土(白泥)、火山岩泥、紅礦泥等。主要提供柔和卻持久的礦物色彩,同時有淨化膚質作用。
優點:穩定性高、顏色持久不褪色。
缺點:用量過多易影響皂體質感。
3. 其他天然色粉
如雲母粉、礦石色料等,多為礦物來源,色彩繽紛且亮澤,可適度添加提升藝術感。
優點:上色快速、可創造珠光效果。
缺點:需確認品質來源及純度,選用專為手工皂設計的色粉。
二、天然染色劑的正確使用方法
分散預混:色粉與少量基礎油預拌均勻,再倒入皂液防止結塊。
控制用量:一般為總油重的1~3%,避免色澤過重影響質地。
測試皂鹼穩定性:每種天然粉末與皂液反應後色…
閱讀更多
about 天然色粉、礦泥粉與植物粉:手工皂安全染色法
手工皂起泡不好?影響泡沫的關鍵油脂與配方解析
手工皂起泡不好?影響泡沫的關鍵油脂與配方解析
泡沫豐富與否,是許多人判斷手工皂清潔力和使用感的關鍵指標。本文解析影響皂泡沫的主要油脂種類、脂肪酸比例與調製技巧,協助你設計出起泡力與保濕度兼具的理想手工皂。
一、手工皂泡沫的形成原理
泡沫主要源自於油脂中的某些脂肪酸成分在皂化後產生表面活性作用。這些脂肪酸能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形成細緻且穩定的氣泡。
關鍵成分:
月桂酸 (Lauric Acid):提供快速起泡與豐富泡沫。
肉豆蔻酸 (Myristic Acid):增強泡沫濃密度與潔淨力。
蓖麻油酸 (Ricinoleic Acid):讓泡沫更細緻柔滑。
二、影響泡沫的主要油脂
油脂種類
起泡力
泡沫細緻度
特性說明
椰子油
★★★★★
★★★
起泡力最強,但含量過高可能乾澀。
棕櫚仁油
★★★★☆
★★★
穩定均衡,用於硬皂常見。
蓖麻油
★★★
★★★★★
泡沫細膩、有滋潤感。
橄欖油
★★
★★★★★
泡沫少但濃稠潤澤。
酪梨油
★★
★★★★
柔滑保濕,搭配用於溫和皂。
三、改善手工皂起泡力的技巧
調整配方比例:椰子油約佔20~30%、蓖麻油5~10%最為理想。
加入糖類或蜂蜜:能促進氣泡形成,但比例不宜高以免軟化皂體。
避免過度超脂:超脂太高會減少可…
閱讀更多
about 手工皂起泡不好?影響泡沫的關鍵油脂與配方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