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打造您的第一塊冷製手工皂
有了完美的配方,接下來就是見證化學奇蹟的時刻了!「冷製法 (Cold Process, CP)」是目前最主流的手工皂製作方式。它利用油脂與氫氧化鈉在低溫(約 40°C~50°C)下進行皂化反應,能最大程度保留植物油中的甘油與營養成分,洗感遠勝市售肥皂。
雖然聽起來很專業,但只要遵循標準 SOP,其實一點都不難。請準備好您的工具,我們開始吧!
第一階段:事前準備 (Preparation)
1. 必備工具清單
- 不鏽鋼鍋: 用來盛裝油脂與皂液(鋁鍋絕對禁止,會被強鹼腐蝕)。
- 耐熱量杯/PP杯: 用來溶解氫氧化鈉(需耐高溫 100°C 以上)。
- 電子秤: 精準度建議到 0.1g 或 1g。
- 溫度計 x 2: 一支量油溫,一支量鹼水溫。
- 電動攪拌棒 (均質機): 打皂神器,能大幅縮短攪拌時間(手打也可以,但會很累)。
- 橡皮刮刀、模具: 吐司模或造型矽膠模。
- 安全裝備: 護目鏡、口罩、橡膠手套(氫氧化鈉具強腐蝕性,請務必全副武裝)。
2. 取得配方數據
還沒有配方?請先開啟 2026 手工皂配方計算機,輸入您想做的油脂重量,記下系統算出的 「NaOH 重量」 與 「建議水量」。
第二階段:製作流程 7 步驟
Step 1:製作鹼水 (Lye Solution)
⚠️ 危險步驟,請在通風處操作!
- 將冰水或是純水倒入耐熱杯中。
- 將量好的「氫氧化鈉 (NaOH)」緩慢分次倒入水中(🚫 千萬不可將水倒入粉末中,會噴濺危險)。
- 輕輕攪拌至完全溶解。此時溫度會飆升至 80°C 以上並產生刺鼻氣體,請暫時閉氣或戴好口罩。
- 靜置冷卻,直到溫度降至 40°C~45°C 左右。
Step 2:量測與加熱油脂
- 將配方中的所有油脂(椰子油、橄欖油、棕櫚油等)量好倒入不鏽鋼鍋。
- 如果配方中有固態油(如乳油木、可可脂),請先隔水加熱至溶解。
- 讓混合油的溫度也控制在 40°C~45°C 左右。
Step 3:油鹼混合 (Mixing)
當「鹼水」與「油脂」的溫度都來到 40°C~45°C(溫差不要超過 5°C)時,將鹼水緩緩倒入油鍋中,邊倒邊攪拌。
Step 4:攪拌至 Trace (濃稠)
使用電動攪拌棒,採用「點放」的方式(按一下、攪幾下),避免氣泡過多。持續攪拌直到皂液變成像玉米濃湯一樣的濃稠狀。當您提起攪拌棒,滴落的皂液能在表面畫出明顯的「8」字且不會馬上消失,這就是標準的 Trace (皂化軌跡) 狀態。
Step 5:加入添加物 (Additives)
這時候是加入精油、礦泥粉或去角質粉的最佳時機。加入後利用刮刀快速攪拌均勻。
Step 6:入模與保溫 (Molding)
將皂液倒入模具中,輕敲模具邊緣震出氣泡。放入保麗龍箱或蓋上厚毛巾進行保溫(維持溫度能幫助皂化完全,避免白粉)。靜置 24 小時。
Step 7:脫模、切皂與晾皂 (Curing)
放置 1~2 天變硬後即可脫模、切成喜歡的大小。接著將肥皂放在陰涼通風處「晾皂」:
- 晾皂期: 4~6 週。
- 目的: 讓水分揮發(增加硬度)並讓 pH 值下降(變得溫和)。
- 熟成測試: 使用 pH 試紙測試,若 pH 值在 7~9 之間,代表熟成完畢,可以安心洗澎澎囉!
結語:科學與手作的結合
手工皂的製作其實就是精準的化學反應。只要利用計算機算準了 NaOH 的量,並控制好溫度,成功率幾乎是 100%。
準備好動手了嗎?現在就去計算您的第一鍋皂吧!

手工皂配方計算表雷達圖分析,透過計算機,可以直接看到脂肪酸影響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