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起泡不好?影響泡沫的關鍵油脂與配方解析

泡沫豐富與否,是許多人判斷手工皂清潔力和使用感的關鍵指標。本文解析影響皂泡沫的主要油脂種類、脂肪酸比例與調製技巧,協助你設計出起泡力與保濕度兼具的理想手工皂。

一、手工皂泡沫的形成原理

泡沫主要源自於油脂中的某些脂肪酸成分在皂化後產生表面活性作用。這些脂肪酸能降低水的表面張力,形成細緻且穩定的氣泡。

關鍵成分:

  • 月桂酸 (Lauric Acid):提供快速起泡與豐富泡沫。
  • 肉豆蔻酸 (Myristic Acid):增強泡沫濃密度與潔淨力。
  • 蓖麻油酸 (Ricinoleic Acid):讓泡沫更細緻柔滑。

二、影響泡沫的主要油脂

油脂種類 起泡力 泡沫細緻度 特性說明
椰子油 ★★★★★ ★★★ 起泡力最強,但含量過高可能乾澀。
棕櫚仁油 ★★★★☆ ★★★ 穩定均衡,用於硬皂常見。
蓖麻油 ★★★ ★★★★★ 泡沫細膩、有滋潤感。
橄欖油 ★★ ★★★★★ 泡沫少但濃稠潤澤。
酪梨油 ★★ ★★★★ 柔滑保濕,搭配用於溫和皂。

 

三、改善手工皂起泡力的技巧

  • 調整配方比例:椰子油約佔20~30%、蓖麻油5~10%最為理想。
  • 加入糖類或蜂蜜:能促進氣泡形成,但比例不宜高以免軟化皂體。
  • 避免過度超脂:超脂太高會減少可皂化油脂,降低清潔與起泡力。
  • 保障充分晾皂:熟成完全的皂體泡沫更穩定。

四、平衡清潔力與保濕感

起泡量雖重要,但皂體的保濕與溫和同樣需兼顧。理想的配方應平衡清潔(月桂酸、肉豆蔻酸)與潤澤(油酸、亞油酸)脂肪酸比例,打造豐富泡沫又不乾澀的洗感。

小結
手工皂泡沫不佳通常與油脂結構或配方比例有關。合理混合椰子油、棕櫚仁油與蓖麻油,並控制超脂與晾皂條件,就能改善起泡性並維持溫和保濕的洗感。

來源說明
本篇文章綜合制皂經驗教學、油脂化學資料與手工皂實務測試結果,僅供教學與製皂參考使用。

 

🧼 手工皂配方神隊友,如果您不想手算,可以使用我們的[線上計算機]

想知道您的配方夠保濕嗎? 硬度夠不夠?使用 [2026 專業配方計算機],輸入油重,自動生成「五力分析圖」與「完整配方表」。支援 PDF 下載,手機也能用!

>> 開始試算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