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失敗急救指南:為什麼有白粉/鬆糕/黃斑?3大常見問題與補救教學

辛苦做的皂失敗了?別急著丟掉! 手工皂製作雖然療癒,但有時也像一場化學實驗。打開保溫箱的那一刻,迎接您的可能不是完美的成品,而是佈滿白粉的表面、奇怪的黃斑,或是切開後碎成一地的「鬆糕」。 別擔心,這些都是資深皂師必經的修練之路。本篇將解析手工皂最常見的 3 大問題 (白粉、鬆糕、黃斑),告訴您發生的原因、如何預防,以及最重要的——還能不能救? 1. 表面像發霉?那是「白粉 (Soda Ash)」 症狀: 脫模後發現皂的表面覆蓋了一層白色的粉末,摸起來粗粗的,看起來很像發霉,但刮掉後裡面又是正常的。 成因: 這是皂液表面的鹼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結合,產生了「碳酸鈉」。通常發生在保溫不足、濕度太高或水量太多的時候。 影響: 僅影響外觀美感,完全不影響洗感與安全性。 補救方法: 蒸氣法: 利用掛燙機或沸水的蒸氣燻一下皂體表面,白粉會因受潮而消失(變透明)。 水洗法: 戴上手套,將皂體快速沖水搓洗一下,晾乾即可。 修皂法: 用修皂器直接把表層削掉。 如何預防: 入模後噴一層 95% 酒精,或是蓋上保鮮膜隔絕空氣,並做好保溫。 2. 像蛋糕一樣碎掉?那是「鬆糕」 症狀: 切皂時發現皂體質地不均勻,一切…
閱讀更多 about 手工皂失敗急救指南:為什麼有白粉/鬆糕/黃斑?3大常見問題與補救教學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