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化鈉 vs 氫氧化鉀:手工皂製作中兩種鹼的差異與應用

一、兩者的基本定義 製作肥皂的化學原理都依賴「皂化反應」。 但根據使用的鹼性物質不同,成品會有不同質地與用途。 名稱 化學式 英文名稱 常見用途 氫氧化鈉 NaOH Sodium Hydroxide 固體皂(冷製皂、熱製皂) 氫氧化鉀 KOH Potassium Hydroxide 液體皂、洗手皂、沐浴露基底 二、NaOH(氫氧化鈉):製作「固體皂」的靈魂成分 氫氧化鈉是最常見的製皂用鹼,能與油脂產生皂化反應生成「脂肪酸鈉鹽」。 這類皂的特性是硬度高、穩定性佳、不易溶解,洗感紮實。 適用範圍: 冷製皂、熱製皂 沐浴皂、家事皂 馬賽皂、阿勒頗皂等經典配方 優點: 成品外觀硬挺,容易脫模 保存期限長 起泡細緻、使用方便 三、KOH(氫氧化鉀):液體皂與柔軟皂的關鍵原料 氫氧化鉀則產生「脂肪酸鉀鹽」,這種皂質地柔軟、易溶於水。 常見於洗手液、洗面皂、沐浴膠或剃鬚皂中。 適用範圍: 液體皂(Liquid Soap) 軟皂(Soft Soap) 油性或植物提取皂基 優點: 易溶解、起泡豐富 適合裝瓶分裝、使用便利 可作為多功能清潔基底(DIY 洗碗液、衣物皂液) 四、物理特…
閱讀更多 about 氫氧化鈉 vs 氫氧化鉀:手工皂製作中兩種鹼的差異與應用
  • 0